11月13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成功举办“数字创新·文化传承”中俄服装产业产教融合发展主题论坛。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双会场联动模式,主会场设于学校主楼101会议室,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与圣彼得堡分会场实时互通,300余位中外高校学者、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探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传统文化创新的融合发展路径。

作为中俄职业教育合作深化的重要实践载体,本次论坛依托“墨子工坊”建设平台,联合圣彼得堡国立工业技术与设计大学、圣彼得堡东方艺术中心等多家机构共同举办,旨在推动中国职教标准国际化传播,搭建中俄服装产业产教融合的长效合作桥梁。学院副院长吕振凯在致辞中强调,数字技术已成为连接中俄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关键纽带,未来学院将聚焦传统服饰创新设计与工艺数字化升级两大核心方向,持续深化校企协同、中外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全球时尚产业输送更多复合型专业人才。


俄方专家伊琳娜·索什尼科娃与阿莲娜·霍赫洛娃以《多媒体技术和创意产业的整合》为题,结合国际时尚艺术节“海军针”的成功实践,系统展现了数字技术在服装创意设计、品牌传播等领域的前沿应用成果;中方专家王珺英教授通过《传统服饰艺术及创新设计》主题分享,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逻辑与实践路径;北京金玉茉莉服饰技术总监赵莉则聚焦非遗技艺的当代传承,以《旗袍的传统制版和工艺》为题,详细解读了传统服饰工艺在现代时尚产业中的创新应用与价值转化。





本次论坛得到了国内外行业协会、高校及企业的广泛支持。大连市纺织服装协会、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辽东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大连艺术学院等行业协会、院校,俄罗斯OODJI创意公司、大连鲁湘进出口有限公司等15家国内外企业代表通过案例分享与对话的形式,就人才培养标准、技术研发合作、产业资源共享等话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圣彼得堡国立工业技术与设计大学服装设计系主任柳博夫·阿纳托利耶夫娜表示,论坛为中俄两国师生、企业搭建了宝贵的学术交流与产业联动平台,将有力推动双方在服装产业领域的资源互补与协同发展。
未来,中俄双方将以数字技术为纽带,持续深化“墨子工坊”建设,进一步拓展在人才联合培养、技术协同创新、职教标准共建等方面的合作深度与广度,推动服装产业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为全球时尚产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共同绘制中俄服装产业创新发展的崭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