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书记王运河

院长孙玉红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律回春渐,一元复始。当日历翻开了最新一页,我们将郑重与砥砺奋进的2021作别,欣然迈入华章初展的2022。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向全国各地的校友们和长期关心支持辽轻工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更是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持续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第一次党员大会确立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为导向,凝聚全体辽轻人激情与热血,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书写了令你、令我、令我们满意而骄傲的答卷。
过去的一年,我们“走”的很坚定。
过去的一年,我们“走”的很坚定。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力发挥党建工作在旗帜引领与政治保障上的核心作用,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历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优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成巡察阶段性任务,学院政治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过去的一年,我们“过”的很充实。
过去的一年,我们“过”的很充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春天。借此东风,辽轻人发扬斗争精神,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持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申报人工智能等6个新专业,获批省级学徒示范专业2个,省级数字化示范专业2个、省级专业协作体1个。坚持科研引领,科技成果转化迈出第一步——完成省级横向课题、纵向课题各8项,市级教科研课题17项。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61项,软著2项,6项实用新型专利成功转化。坚持以赛促教,师生竞赛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学院创新创业项目共获省级奖项17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辽宁省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金奖并同时进入国赛。坚持服务社会,学院美誉度、社会影响力愈发凸显。推进“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完成辽宁省校际协作项目13项、建立国家示范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产业学院2个。与德国客尼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合作建设中德智能制造与工业4.0示范基地。成功申报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项目。
过去的一年,我们“答”的很漂亮。
过去的一年,我们“答”的很漂亮。当疫情、口罩、绿码成为高频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院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自然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刚刚过去的大连“1103”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打乱了我们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危急关头,学院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突击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守住了校园安全防线,保证了师生生命安全。自2020年以来,大连遭遇多轮疫情,全院师生无一退缩,用大爱与大义生动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初心与使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即使疫情在与我们“叫板”,但辽轻人拒绝“躺平”,学院办学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以“双A”成绩成功入围兴辽卓越院校,现代纺织服装等5个专业群全部入围兴辽卓越专业群。完成省双高专业群验收并荣获优秀等次,成功获批市双高校和双高专业群建设单位,提质培优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学习强国”平台“日活率”位列全省高校第一。
走过2021年,走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辉煌历程。一个启示分外鲜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时代前行的迅猛步伐,让我们等不得;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让我们慢不得;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更让我们拖不得。
任凭乱云飞渡,哪怕惊涛骇浪,关键是要办好自己的事。新征程上,我们更需增强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的机遇意识,增强守住底线、安全发展的风险意识,以准确识变之智、科学应变之道、主动求变之能,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将奋斗进行到底。
一夕之间,看似平常,确有年度交替和时代跨越。2021终将带着微笑和泪水与我们告别。2022将如喷薄朝阳,温暖你的心,照亮你的眼。胸中若有凌云志,不待扬鞭自奋蹄。新的一年,让我们彼此如一撇一捺、相互支撑;让学校与我们如海与浪花,紧紧相系;让温暖与力量似大江大河,奔流不息。新的一年,我们辽轻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抢抓机遇,砥砺奋进,为学院各项事业的全面提升添砖加瓦!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贡献力量!